全球趕“烤”!聯合國突發警告:失控!歐洲“大動脈”告急 影響多大?俄羅斯對日本“動手”
              2023-07-08 22:28:45 來源:
              ?

              地球“高燒”,歷史罕見。


              (相關資料圖)

              全球氣溫再創歷史新高。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6日,地球平均氣溫飆升至17.23攝氏度,打破了自1979年有記錄以來的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紀錄。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出警告稱,氣候變化已經失控,如果繼續拖延所需采取的關鍵措施,全球將步入一種災難性局面。

              因持續高溫,號稱歐洲經濟“大動脈”的萊茵河正發出警報。據德國聯邦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法蘭克福以西的關鍵航路點Kaub的航標已經處于至少30年來的最低水平。另外,國際航運“咽喉”巴拿馬運河也因長達數月的中美洲歷史性干旱而陷入低水位。

              另外,關于日本核污水排海的話題正持續引發各方關注。俄羅斯方面宣布,為防止日本生產的放射性核素濃度較高的水生物資源及其產品(魚、魚制品、海產品等)進入俄羅斯境內,加強對自日本進口海產品的輻射檢查。

              聯合國緊急警告

              全球氣溫再創歷史新高。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6日,地球的日平均氣溫飆升至了17.23攝氏度(63.01華氏度),打破了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自1979年有記錄以來的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紀錄。

              在短短四天內,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三次創下新高,分別為7月3日的17.01攝氏度、7月4日的17.18攝氏度、7月6日的17.23攝氏度。

              美國伍德維爾氣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Jennifer Francis在接受采訪時稱,本周的全球平均氣溫很可能是“至少10萬年來”的最高值。

              據英國《衛報》7日報道,最近7天是全球平均氣溫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周。對于這種持續高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氣候變化已經失控”。

              報道稱,古特雷斯還說,“如果我們繼續拖延所需采取的關鍵措施,我認為全球將步入一種災難性局面,正如過去兩項溫度記錄所顯示的那樣”。

              在最新的評估報告中,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下屬的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發現,2023年6月份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平均氣溫達到了61.7華氏度(16.5攝氏度)。

              7月通常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月份,而近來不斷被刷新的高溫數字,似乎也預示著眼下的全球氣溫“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來自非盈利環境數據分析組織的科學家羅德表示,近期的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長期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短期氣溫攀升共同導致的,未來一個半月全球平均氣溫還會繼續升高。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將使氣溫高點被刷新以及在全球許多地方和海洋引發更多極端高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歐洲“大動脈”告急

              由于持續高溫,號稱歐洲經濟“大動脈”的萊茵河水位再次降至歷史極低水平。

              據德國聯邦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法蘭克福以西的關鍵航路點Kaub的航標已經處于至少30年來的最低水平。

              萊茵河對于歐洲經濟至關重要,其連通了德國、瑞士與歐洲最大海港—荷蘭鹿特丹,承擔了大量的貨品運輸重任,因此被稱為歐洲經濟的“生命線”。其中包括,化工巨頭巴斯夫、鋼鐵制造商蒂森克虜伯在內的公司都依靠這條水路運輸工廠所需的原材料。

              全球熱浪之下,萊茵河的水位告急,并非個例。國際航運“咽喉”巴拿馬運河也因長達數月的中美洲歷史性干旱而陷入低水位。

              巴拿馬運河是一條水閘式運河,最高高出海平面26米,船舶通行時要利用水閘升高或降低水位,每次需要將2億升淡水排入海洋中。這些淡水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加通湖,而這個人工湖主要靠降水補充水源,目前因干旱水位不斷降低。

              受缺水影響,今年以來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將大型船舶吃水最大深度多次下調,從15.24米下調至13.41米,未來還將繼續下調。加大限制貨輪吃水深度,意味著一些集裝箱貨輪可能需要削減載貨量才能通行,物流成本大幅增加。目前,已有多家依賴巴拿馬運河航線的航運企業將單個集裝箱的運輸價格上漲300至500美元。

              巴拿馬運河當局警告稱,厄爾尼諾事件可能還會使情況惡化。

              7月8日,參考消息網援引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報道,目前的熱浪正在造就一個前所未有的氣候現象:第六代火災。此類火災指的是,發展迅速且具有侵略性的火災,火焰前進的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6公里,是普通火災速度的6至12倍,也被稱為“火風暴”。

              俄羅斯對日本“動手”

              7月8日,觀察者網援引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由于日本準備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排海,俄羅斯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加強了對日本生產的魚類和海鮮產品的輻射檢查。

              報道稱,為防止日本生產的放射性核素濃度較高的水生物資源及其產品(魚、魚制品、海產品等)進入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指示,加強上述產品進入俄聯邦的衛生檢疫措施并加強流通控制。

              該部門表示,目前,如果有日本主管機構出具的聲明,證明食物中放射性物質濃度低于現行法律規定的標準,并且聲明中必須附有放射性銫含量的證明書,才能允許日本食品進口。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7月7日,在設備方面,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啟動排放入海的前提條件已全部具備。日本政府計劃在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相關閣僚會議后,設定公示期并開始排放,啟動的時間很可能在8月內。

              報道稱,岸田7日表示,將繼續就確保安全性和形象受損對策向國內外進行細致說明。目前,排放時間定在夏季前后的方針沒有變化。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