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2026年全球云計算市場將突破十萬億 亞洲成“主戰場”
              2023-07-29 05:32:58 來源:

              7月25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云計算白皮書(2023年)》(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約為3.5萬億元,增速達到19%,預計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6年全球云計算市場將突破約十萬億元。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4550億元,較2021年增長40.91%,相比于全球19%的增速,我國云計算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期,預計2025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表示,從市場上來看,企業對于云計算的需求十分旺盛,從原來的只有互聯網為主的中小企業上云到現在大型的央國企上云,以及更多的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上云,這標志著我國整個云計算的市場規模將持續爆發式增長。


              (資料圖)

              云計算戰略價值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提升,成為過去一年全球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特點之一。白皮書指出,美國繼“云優先”“云敏捷”之后,出臺了多個戰略文件,將云計算應用到相關領域,并明確提出通過云戰略獲取全球優勢,以確保其在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領先地位。歐洲、亞洲的主要國家紛紛發布相關國家戰略,推動云計算在各行業的應用布局,深度挖掘云計算產業價值。我國也通過政策指引云計算應用創新,持續推動云計算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國內市場格局:運營商引領新一輪增長

              白皮書顯示,從區域層面看,全球云計算發展呈現“一超多強”態勢。2022年,北美洲占據全球52.14%的公有云市場規模,比2021年增長20.4%。歐洲、亞洲分別位列市場占比第二、第三位,份額為23.41%、18.35%。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則均處于“云發展中”,三大洲占比總和僅6.1%。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東南亞可用區數量不斷增長以及核心云計算技術發展迅速,亞洲市場增速超30%,達到歐洲地區的兩倍,將成為全球云計算市場競爭的下一個主戰場。

              從產業競爭格局來看,亞馬遜云科技(AWS)、微軟憑借投入時間早、地區布局廣、云+AI等技術優勢,長期穩居全球云計算市場第一梯隊。兩大巨頭廠商在體量很大的情況下仍保持快速增長。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亞馬遜云科技和微軟營收分別達到801億美元、1012億美元,同比增長均超過25%。相反,處于第二梯隊的谷歌、IBM、阿里云并沒有維持住前幾年高速增長的態勢,與第一梯隊的差距被拉大。

              就國內市場來看,運營商強勢增長引領新一輪市場發展。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電信運營商云計算市場增長迅猛,天翼云、移動云、聯通云營收分別為579億元、503億元和361億元,增速均超10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阿里云、天翼云、移動云、華為云、騰訊云、聯通云占據中國公有云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份額前六。在公有云PaaS(平臺即服務)方面,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天翼云、百度云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云計算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技術基座,加快推動云計算創新發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關鍵。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3云計算十大關鍵詞”,分別是應用現代化、一云多芯、分布式云、低/無代碼、軟件工程、系統穩定性、云原生安全、云優化治理、中小企業上云、超算/智算服務,這些關鍵詞凸顯了云計算產業發展最新趨勢。

              行業應用呈階梯狀分布中小企業成關鍵

              白皮書顯示,從行業應用來看,我國云計算應用已從互聯網拓展至政務、金融、電信、工業、交通、能源等傳統行業,但各行業應用水平參差不齊,應用深度呈現階梯狀分布。

              記者注意到,白皮書將上云用云的行業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處于成熟期,已從全面上云過渡到深度用云,涵蓋政務、金融、電信等行業。安全是第一梯隊行業云平臺建設的重中之重,隨著上云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基于安全性等因素將更加關注云平臺的生態兼容程度。第二梯隊主要包括工業制造、汽車、軌道交通、醫療等,這些行業上云用云處于成長期,企業上云熱度持續攀升。相比第一梯隊上云用云起步較晚,云平臺建設由外部服務系統向內部生產控制等系統過渡。第三梯隊行業上云用云處于探索期,云平臺建設與應用處于規劃和發展階段,如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煤礦、建筑等行業。這些行業上云一般具有業務流程長且復雜、數據來源多且流通差、IT技術儲備不足等特點,整體信息化程度較低。

              與此同時,從企業規模來看,央國企是發展“數字中國”的主力軍,而中小企業類型多、數量大,是影響整體上云進程的關鍵。白皮書指出,央國企上云覆蓋率較高,深度用云和豐富云上生態是其發展重點。根據國資委數據,中央企業上云覆蓋率達到了86%,上云后的用云建設成為重點。中小企業則是我國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在促進經濟增長、保障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是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在政策指引下,中小企業上云意識和積極性顯著提升,上云進度不斷加快,應用程度不斷加深。

              當前,SaaS(軟件即服務)服務模式成為中小企業上云用云的主要選擇。一方面,SaaS 服務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上云需求。中小企業對于云服務功能的要求差異化較大,需要的業務應用服務較為豐富,涵蓋采購、研發、生產、營銷、財務、人力資源、辦公等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近幾年,我國SaaS服務市場保持30%左右增速,產品豐富度不斷增加,可滿足中小企業業務上云需求。另一方面,SaaS服務模式能夠契合中小企業輕資產上云路徑。與傳統應用相比,SaaS服務具有投入資源少、技術要求低、靈活擴展等優勢。中小企業借助SaaS可以實現輕資產上云、低成本用云,從而快速便捷完成數字化轉型,提高生產力。

              德勤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中小企業SaaS支出占其整體IT支出的比重保持年均10%的穩定增長,由此可見SaaS正逐步成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突破口。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