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社會 > 正文
              給“希望的田野”注入人才活水 即時看
              2023-05-09 05:27:19 來源:


              【資料圖】

              剛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給巢湖市銀屏鎮帶來了一波可觀的客流。

              “巢湖市著名景點銀屏山風景區坐落在我們鎮上,我們提前作好互聯網宣傳、設置臨時公交旅游專線、安排志愿服務等準備。”巢湖市銀屏鎮宣傳委員江川告訴記者,當地旅游市場紅火且秩序井然,“五一”小長假期間,旅客流量是平常的10倍。

              今年35歲的江川,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助推當地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旅游管理專業優勢,設計了銀屏紅色研學游線路,致力保護古樹、古寺、古塔、古泉等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并通過不斷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居環境改造提升。

              江川畢業后扎根鄉村、服務鄉村、經營鄉村,成為優秀農村人才隊伍中的一員,這是安徽農業大學探索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鄉村是旅游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旅游是鄉村生產、生活和生態振興發展的必要力量。”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吳國卿說,當前,鄉村民宿、生態露營地、鄉村風景道、鄉村旅居康養、戶外教育研學等一系列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鄉村民宿管家、休閑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研學導師等新興職業持續涌現,“但旅游人才不懂鄉村,鄉村人才不懂旅游等問題普遍存在,農村人才隊伍的數量和質量還難以滿足鄉村振興的要求。”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鄉村振興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為鄉村培養更多的人才?據吳國卿介紹,安徽農業大學把培育鄉村振興人才作為重要辦學任務。該校經管學院在人才培養中一直注重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專門針對文旅融合以及鄉村振興等時代發展需要,開設文旅創意策劃、目的地規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諸多特色課程,為鄉村旅游引領的多產業融合發展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和創新型優質旅游人才,更好地響應鄉村振興的人才隊伍建設需要。

              記者了解到,在育人過程中,安徽農業大學的實踐教學被提升到重要位置,相關課程學時、學分占總學時、學分的16%。以綜合實習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旅游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主要安排學生在高星級酒店、鄉村旅游景區以及其他相關行業部門等進行崗位歷練,為期4個月左右,不僅有利于學生熟悉崗位、了解行業,還成為推動校企協同合作、深化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立志成為優秀的旅游專業人才,研究鄉村、扎根鄉村、引領鄉村,這是上大學時老師給我們指出的專業方向。”江川說。

              目前,安徽農業大學培養出的一大批有文化、知鄉村、懂旅游、會管理的新型人才,他們一如源頭活水被注入江淮大地,將助力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記者 陳婉婉)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