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債主”*ST廣田有望引入國資開啟重整
              2023-07-27 16:53:30 來源:

              囿于恒大債務危機的*ST廣田,或許等來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5日,*ST廣田發布重組進展公告,稱已收到了深圳中院對公司的重整受理裁定。同時,截至2023年7月24日,僅有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區建工”)向臨時管理人提交報名材料并繳納報名保證金1000萬元,報名有效。

              據特區建工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總資產825.55億元,凈資產165.75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51.82億元,利潤總額27.01億元。

              如果能成功引入特區建工完成重整,*ST廣田或將“起死回生”,這位恒大的百億債主能否給市場提供脫困范本?

              “泥潭”中的恒大供應商

              公開資料顯示,由于*ST廣田2022年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為-47.72億元,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據*ST廣田2022年年報顯示,經過2022年23.44億元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后,公司來自恒大的應收賬款仍高達88.43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公開披露受恒大牽連的上市公司超過二十家,主要集中在建筑裝飾行業,包括如世聯行、亞廈股份、江山歐派、頂固集創等一眾供應商。

              安居寶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表示:“好在我們對恒大的催收比較早,在2022年我們對恒大的應收賬款就已經只剩一千多萬元。”

              但與恒大綁定較深的世聯行就沒那么好運,其在2021年計提應收賬款、貸款等信用減值損失合計為16.02億元,2022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金額3.75億元,而公司2021年和2022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虧損11.29億元和3.43億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賬上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仍合計高達18.51億元。

              又如港股企業易居(中國)企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易居中國”)在進行巨額的資產減值后,2021年和2022年凈利潤分別虧損122.65億元和49.69億元。

              但即便如此,上市公司對恒大的壞賬計提總額在其“應付貿易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約一萬億元”的總量下也顯得九牛一毛,而這背后,是無數中小供應商不得不“啞巴吃黃連”。

              *ST廣田能否順利脫困?

              盡管*ST廣田提示,后續仍然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并被實施破產清算的風險,但公司能得到特區建工的援手還是讓投資者產生了期盼。

              “*ST廣田能夠獲得深圳國資委的看好,是后者認為*ST廣田具備重組成功的潛力和價值,以及該公司在深圳市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和重要地位。”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但很多企業并沒有像*ST廣田一樣幸運,比如2022年2月份,如皋市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南通六建破產重整案,直到同年9月份,公司100%股權才以拍賣的形式被本地一家企業接手。

              供應商們只能一邊默默計提著來自恒大的壞賬一邊提起訴訟,受傷較深的企業只能通過債務重組或者干脆破產重整來試圖扭轉局面。如今年4月3日,大額虧損的易居中國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推出境外債重組計劃,主要包括現金支付、以股抵債兩部分內容。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盧鼎亮博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破產重整方式有多種。可以通過債權人與債務人達成和解協議,通過債轉股調整債務人股權結構;引進戰略投資人對債務人進行投資;出售資產或股權等方式剝離高投入、低產出甚至虧損的業務;原股東籌資償還債務等方式來進行重整。”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岳翔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存量債權的消解,主要還是要依法依規等待債務重組與清算。”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