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背景下全球天然氣貿易格局深度演變
              2023-05-05 16:42:55 來源:

              烏克蘭危機以來,全球天然氣市場深刻調整,高價與短缺成為關鍵詞。同時,液化天然氣(LNG)船運市場也出現了運力緊張、運價快速上漲的情況。受天然氣市場供應短缺與價格高企影響,天然氣供應安全受到重點關注,LNG長協簽訂量大增,新一輪投資熱潮興起,為貿易格局調整埋下伏筆。

              展望未來,投資的增加有助于天然氣市場逐漸走出短缺局面,價格將逐漸回落,進而推動消費增長;天然氣貿易流向進一步調整,美國與亞太影響力日漸提升,LNG貿易靈活性不斷增加依然是長期趨勢。對國家而言,應抓住變革機遇努力提升在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力;對公司而言,需把握價格波動周期,避免簽訂高價長協,同時積極打造LNG全球資源池。

              一、烏克蘭危機引發國際氣市深度調整


              【資料圖】

              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兩端雙雙受挫。2022年全球天然氣產量4.12萬億立方米,同比小幅下降。2022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約4.04萬億立方米,較2021年減少670億立方米。

              全球天然氣現貨與合同價均大幅上漲。2022年,TTF均價為39.5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上漲144%;東北亞LNG現貨均價為33.98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上漲82.7%;美國Henry Hub現貨均價為6.45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上漲53%。2022年,由于LNG市場供應緊張、現貨價格高企,新簽訂LNG合同的斜率大幅提升。對于執行中的合同,由于油價、Henry Hub等價格上漲,2022年的實際價格也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

              全球LNG貿易額升至歷史新高。2022年全球LNG貿易約5500億立方米,增長5.5%,占天然氣總貿易量的40%。由于現貨價格與中長期合同價格均上漲,2022年全球LNG貿易額上漲至4500億美元,同比翻番。

              全球LNG船運市場運力緊張。2022年,現貨市場LNG船可用運力持續短缺,日租金飆升。到2022年11月初,汽輪機船日租金達到24萬美元/日,TFDE/DFDE船日租金達到35萬美元/日,X-DF/ME-GI船日租金更是達到44萬美元/日,創下歷史新高。

              歐美間LNG貿易關系大大增強。全球天然氣貿易格局發生了重大轉變,歐美LNG貿易關系空前加強。2022年,歐洲LNG進口量大幅增加,超40%的增量來自美國。由于現貨價格大幅上漲,亞洲自美國的LNG進口量減少近187億立方米,其中中國進口量減少近87億立方米。

              天然氣供應安全成為能源政策的焦點。由于天然氣供應短缺、價格飆升、市場動蕩加劇,天然氣供應安全成為各國政策干預的焦點。歐盟要求成員國在2022年11月1日前將地下儲氣設施儲氣量填充至儲氣能力的80%,并于未來幾年內,將此目標提升至歷史平均填充水平的90%;2022年底,歐盟各成員國就天然氣價格干預達成協議,對TTF價格進行干預;日本則計劃建立LNG戰略緩沖儲備。

              新簽LNG合同大增且非長期貿易占比下降。2022年,新簽訂的LNG購銷協議和框架協議超過8000萬噸/年,其中75%以上來自美國的LNG項目。新簽訂合同的期限主要分布在15—25年之間,平均期限接近20年,合同的平均年限增加。2022年非長期貿易量(合約年數小于5年的LNG貿易,包括現貨和中短期合約)占LNG總貿易量的比例為35%,是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全球新一輪天然氣投資熱潮逐漸興起。烏克蘭危機推動歐洲LNG再氣化項目大幅增加。2022年2月,歐洲在建再氣化產能為2270萬噸/年。然而,到2023年3月在建產能增加至6800萬噸/年。隨著LNG價格持續上漲,通過FID(最終投資決定)的天然氣液化項目產能強勁增長。盡管在2022年通過FID的天然氣液化項目產能約為2800萬噸/年,略低于預期,但是在2023年通過FID的天然氣液化項目產能有望超過6000萬噸/年,幾乎與2019年的最高紀錄持平。

              二、研判貿易趨勢和話語權

              全球LNG市場逐漸走向寬松。隨著大量天然氣液化項目投產,2025年后全球LNG供應緊張局面有望緩解。根據對已宣布項目的統計,有望在2025—2027年投產的天然氣液化項目產能約1.3億噸,其中已通過FID的項目約1億噸。

              全球LNG市場將在2025年后進入快速增長期。截至2022年底,全球LNG船船隊保有量為649艘,2023年將達到687艘,自2024年起,全球LNG船新造訂單集中交付,預計2024年全球LNG船船隊保有量將增至766艘,2025年為847艘,2026年為952艘,連續3年增速將超過10%。2025年后,全球LNG項目集中投產,全球LNG市場或進入量足、價低階段。充足的供應與運輸能力、合適的價格將共同推動全球LNG消費快速增長,預計2030年LNG需求有望達到7800億立方米,幾乎與管道氣貿易持平。

              全球天然氣消費潛力仍存。雖然全球天然氣消費在2022年受挫,但考慮到亞太地區旺盛的需求,全球天然氣消費中長期增長潛力仍存。預計2030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超過4.4萬億立方米,與2021年相比增加超3000億立方米。分地區看,預計2030年亞太地區消費量超過1.1萬億立方米,與2021年相比增長超過2500億立方米;北美地區增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

              天然氣貿易流向調整,美國市場影響力提升。天然氣出口收入是俄羅斯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俄羅斯積極尋找新的油氣出口市場,加緊對亞洲輸氣管線的完善,天然氣出口進一步向東傾斜。美國是當前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美國天然氣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其國內Henry Hub定價基準在全球天然氣貿易中的影響力,預計更多天然氣交易者和更廣泛的市場都將直接或間接根據其基準進行定價,美國在天然氣市場中的影響力持續上升。

              LNG貿易靈活性不斷增加是長期趨勢。盡管2022年非長期貿易占比下降、新簽合同平均期限增加,但買家對長期合同依然謹慎,這一趨勢在歐洲尤為明顯。特別是烏克蘭危機后歐盟政策旨在中期內盡量減少天然氣消費,即使面對高昂的現貨價格,歐洲公用事業公司依然不希望簽訂期限超過15年的合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離岸交付、與Henry Hub掛鉤以及合同期限縮短等特征將進一步增強。從賣方市場看,未來新增LNG產能(包括在建以及擬建項目)中,美國占比超過50%,由于其獨特的項目模式,與美國簽訂的LNG協議多以離岸交付為主;從買方市場看,低碳轉型背景下,2030年后天然氣消費的不確定性增加,買方傾向于避免超過20年的長期購銷承諾,將更偏好中短期且更靈活的合同模式。

              亞太地區天然氣市場話語權將快速提升。烏克蘭危機背景下,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天然氣市場消費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進口選擇更加多元靈活,儲備能力進一步提升,自給率保持較高水平,市場的自身調節能力不斷完善,這些特征有利于地區話語權的提升。相對而言,歐洲由于缺少了俄羅斯管道氣這一穩定的氣源,LNG需求剛性增長,將從LNG市場的靈活購買者成為資源搶奪者。

              三、努力提升中國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力

              中國在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力與作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的地位不匹配,需抓住天然氣市場變革的機遇期,努力提升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力。一是繼續大力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構建成熟穩定的國內天然氣市場,為打造天然氣定價基準奠定基礎;二是進一步推動天然氣進口多元化,增加進口選擇權;三是擇機推出天然氣/LNG期貨等衍生品,推動天然氣市場交易體系進一步完善。

              基于天然氣長期價值開展LNG中長期協議談判,避免因近期現貨價格偏高而簽訂高價合同。烏克蘭危機導致全球天然氣現貨價格快速飆升,暫時性地大幅偏離其長期價值。但隨著LNG新增產能逐漸投產,全球天然氣價格將逐漸向其價值回歸。因此,國內公司在簽訂LNG中長期協議時,應充分認識天然氣價格波動周期,在談判中據理力爭,降低協議價格。

              順應潮流積極構建LNG全球資源池,增強資源的靈活配置能力。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風險顯著增加。建議打造LNG全球資源池,積極布局運、貿、用等環節,鍛造一體化的LNG產業鏈,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