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級人大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
              2023-07-10 21:45:37 來源:

              踴躍為“人大代表林”捐樹植樹,走進礦山視察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工作,跨區域攜手保護河流生態……今年7月,全省四級人大聯動、五級人大代表行動,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主題,繼續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我市各級人大積極響應,陸續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代表履職活動,全力助推構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新格局,推動形成全社會人人愛綠、積極植綠、自覺護綠的生動局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謀早抓細 全方位參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

              7月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向全省各級人大代表發出倡議,號召大家爭當綠美廣東的傳播者、踐行者、護航者。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會在制定年度工作要點、監督工作計劃和代表工作計劃時,就明確要求必須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作為重點,部署一系列具體工作,全方位參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

              其中,市人大常委會將“綠美廣東之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列為年度工作評議項目;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情況”和古樹名木保護情況作為年度專題調研項目;圍繞“提高綠美清遠的經濟效益”,將“五大百億農業產業項目”作為年度重點調研項目;年度例行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突出對北江等優良水體水質保護、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反饋問題整改等情況的監督;年度重點督辦的代表建議,也緊緊圍繞綠美清遠生態建設進行遴選確定。

              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印發《關于圍繞深入推進綠美清遠生態建設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工作方案》,及早動員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根據工作方案,各級人大負責同志帶隊開展活動不少于一次,各代表小組形成一條以上有質量的代表建議,推動解決一件以上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會將組織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和清遠市選出的省十四屆人大代表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和清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開展專題調研;7月底前,市八屆人大代表各專業小組將對標主題活動主要內容,結合年初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組織開展代表小組活動。

              同頻共振 多形式開展代表主題活動

              揮鍬鏟泥、填土培苗、提桶澆水……5月21日,清遠南峽山上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省、市和清城區三級人大代表約180人參加“人大代表林”植樹活動,拉開了2023年“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序幕。期間,市人大常委會向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發出倡議,號召代表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踴躍參加“人大代表林”捐樹植樹活動。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共捐款12萬余元,種植各類綠化苗木715株,植樹面積約17畝。市人大常委會還將謀劃建設“人大代表綠廊”,爭取將其打造成為清遠人大代表參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的示范品牌。

              代表主題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各級人大堅持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組織人大代表深入一線摸實情,精準把脈促綠美,切實發揮好聽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讓清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更優美。

              6月中旬,連南香坪鎮、大坪鎮人大辦聯合連山吉田鎮人大辦組織20余名人大代表,在流經兩縣三鎮的河流選取三個河段,以“保護河流生態,建設綠美廣東”為主題開展聯合視察活動,深入了解當地保護水資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等工作的情況,并圍繞鄉村振興和河道整治工作等方面建言獻策。

              7月6日,英德市東華鎮人大組織轄區內的清遠市和英德市兩級人大代表共32人,深入雙寨村選礦廠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和鉛鋅廠污水處理現場開展專題調研,督促做好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目前,該鎮三家選礦廠已自行拆除廠房、辦公用房等并進行復綠,種植了16200棵樹苗,還使用50公斤草籽進行再次補種復綠,最大限度恢復了生態功能。

              7月7日,陽山縣大崀鎮人大組織代表約見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聽取了鎮政府關于推進綠美生態建設情況匯報,深入了解重點實施的茶坑水庫周邊桉樹替代種植、古樹公園、森林小鎮創建等項目情況,并組織代表到大崀村委會曾屋圍實地調研古樹公園以及村莊綠化美化的建設情況。

              接下來,我市各級人大將用好“三進兩問一拍”工作機制,深度融合“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治理模式,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帶頭進站、五級代表全員進站、縣鄉特色工作進站,問群眾“急難愁盼”、問政府解決落實,廣泛開展代表“隨手拍”活動,切實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文字:許甜通訊員 李本利

              責編:夏漢華

              校對:張鍪

              編審:周東輝

              編委:樊沃夫

              *聲明: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