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極簡”午餐適合你嗎?-簡訊
              2023-06-13 10:43:20 來源:

              幾片生菜葉、一根胡蘿卜、一顆水煮蛋、一點水果……近來,一種叫做“白人飯”的飲食方式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行起來,不少網友紛紛效仿。對此,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學家表示,所謂的“白人飯”熱量雖低,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飲食并不抗餓,也不均衡,無法滿足日常營養需求,不建議長期食用。

              “白人飯”走俏


              (相關資料圖)

              主打“冷”“素”“分量少”

              “這是同事的午飯,幾根小胡蘿卜和幾片菠菜,他們已經不用吃飯就能自己產生能量嗎?”前段時間,一位坐標丹麥的博主在社交平臺上展示了白人同事的午飯,對此十分驚訝。沒過幾天,該博主又上傳了同事新一天的午飯。“今天沒有菠菜,只有兩根胡蘿卜和甜椒,又進化了!”

              這兩條分享帖吸引不少網友跟帖回復,有網友表示自己去國外工作一年,在食堂啃了一年生的西藍花、花菜、洋蔥等蔬菜,逐漸接受“白人飯”。現在回國工作后,中午也會帶“白人飯”,一根大黃瓜、一根香蕉和一只雞腿。也有網友好奇,他們是特別重視新鮮、健康,還是真的覺得好吃。

              隨著這類歐美風格餐食的分享貼在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這種“白人飯”的飲食方式成了熱捧對象,相關話題瀏覽量達一千多萬,不少網友紛紛嘗試,并每日曬圖打卡。用兩片面包裹住一片芝士和火腿,幾片火龍果和黃瓜,芝士球搭配小番茄,酸奶沙拉搭配雜糧饅頭……“就主打一個不開火、不切菜、不調味”“這簡直是懶人的福音”“雖然不好吃,但很適合打工人和學生黨”。

              是“吃飯糊弄學”還是極簡主義?

              網友評價不一

              其實第一批入坑的“白人飯”嘗試者大都是年輕的減肥人士,隨著影響范圍越來越大,不少打工人也緊隨其后。在合肥一家電商公司上班的劉女士入坑“白人飯”有一個多月了。“起初就是工作太忙,中午和晚上沒時間做飯,正好在網上看到這類飲食方式,非常簡單,就嘗試體驗一番,至今感覺還不錯。”

              但這究竟是“吃飯糊弄學”,還是所謂的極簡主義?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吃了三天,第四天差點就吐了,然后心想為啥要對自己如此刻薄,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拼命工作不是為了吃飯的時候想著維持生命就行!”但也有網友認為,自己本來就喜歡食物原本的味道,只要每天能夠攝入足夠的營養,保持健康就行。

              營養專家:

              飲食搭配不合理

              不適用于所有人

              “與傳統中餐相比,‘白人餐’蔬菜類、蛋白質類食物占比大,碳水化合物少,少油少鹽,總體上各種食材分量少,熱量也較低。”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孫媛媛認為,這樣的飲食搭配從結構、熱量以及三大營養素的占比來說都并不合理,并不適用于所有人。

              孫媛媛介紹,大多“白人餐”的食材多為幾片蔬菜、一顆水煮蛋或雞胸肉、一點水果,很類似于減脂餐。“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飲食不抗餓,不均衡,無法滿足日常的需要。午餐蛋白質占比10%-15%,脂類占比20%-30%,碳水化合物占比50%-65%,食物種類全、占比合理,堅持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礎。”

              “良好的膳食模式是保障營養充足的條件,并且可預防相關慢性病。”孫媛媛坦言,而對于減重的人來說,“白人餐”本質上類似于減重中的“輕斷食”餐。短期看,這種飲食方式可以減重,但身體如果長期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必然會影響生理功能正常運行,降低新陳代謝水平,輕斷食并不適合長期堅持。孫媛媛建議,如果想減肥或提升健康水平,可以通過均衡飲食和合理的運動來達到目標。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邵曉杰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