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致力于繼續以高效、有效和連貫的方式與中國政府合作并取得切實成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北京報道
2022年,糧食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自2月24日俄烏沖突升級后,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迅速作出反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價兩周時間就飆升51%。2022年下半年,在宏觀經濟衰退預期、美聯儲持續加息等因素作用下,國際農產品價格整體跟隨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從今年高點回落,大體保持震蕩態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7月22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圍繞黑海糧食外運達成平行協議,并且11月協議順利延期120天,市場對于谷物、油脂供應的擔憂情緒充分釋放,加之美國農業部、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對未來谷物供應前景的判斷好于原先預期,國際糧價連續數月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水平自2022年3月的159.7點降至2022年11月的135.7點。
不過,對于一些依賴糧食進口的低收入國家而言,考慮到成本等因素,在糧食“可獲得”和“可負擔”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
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疊加下,全球糧食安全前景如何?實現2030年零饑餓目標面臨哪些挑戰?在減貧和農業發展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中國可以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哪些助力?致力于戰勝饑餓和維護糧食安全的糧農組織與中國在過去40年展開了哪些有代表性的合作?圍繞上述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對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Carlos Watson)進行了專訪。
擴大糧農組織與中國的伙伴關系
《21世紀》:198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中國政府簽署協議,設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40年來,中國與糧農組織的關系與合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文康農:40年來,糧農組織見證了中國在農業糧食體系和農村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糧農組織高度肯定中國大量農村人口的生計改善,并為中國建立更高效、包容、有彈性和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提供了支持。
在過去的40年里,糧農組織向中國提供了約4億美元的直接技術援助資金;過去5年里,糧農組織攜手世界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等合作伙伴,以“投資項目的技術援助”形式間接向中國提供超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糧農組織與中國政府共同制定了《糧農組織-中國國別規劃框架(2021-2025)》,通過與中國政府、私營部門、學術機構以及聯合國系統、國際金融機構等開展廣泛的實質性合作,進一步擴大糧農組織與中國的伙伴關系。
糧農組織致力于繼續以高效、有效和連貫的方式與中國政府合作并取得切實成果,這符合糧農組織的使命,即推動全球農業糧食體系轉型以消除饑餓和貧困,實現全球糧食安全,為中國發展而努力,與中國攜手合作,也期待來自中國的助力。
信托基金推動合作邁上新臺階
《21世紀》:您認為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對促進全球農業發展、維護全球糧食安全有何意義?
文康農:過去幾十年里,糧農組織通過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以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糧農組織致力于搭建平臺,加強擁有發展解決方案的國家與能夠從應用這些解決方案中受益的國家之間的聯系,促進共同優先事項的協同和互補。
《21世紀》:可否展開聊一聊糧農組織與中國在農業領域南南合作的代表性成果以及未來的著力點?
文康農:中國擁有減貧和農業發展的經驗,擁有與全球南方國家進行發展交流的獨特優勢。自1996年以來,中國一直是糧農組織南南合作計劃的重要參與者與支持者。中國分享其在農村發展和減少饑餓、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就與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相關支持與借鑒。
2009年,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專門信托基金成立。這是糧農組織-中國伙伴關系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糧農組織捐贈界,推動雙方合作邁上新臺階。
迄今,中國已承諾出資1.3億美元用于實施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第一、二、三期項目。除了資金捐助,中國還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豐富的經驗、實用的農業技術和政策解決方案,以應對具體的技術創新和農業發展挑戰。中國已向非洲、亞洲、拉美和加勒比、南太平洋等地區的26個發展中國家派遣了1000多名專家。通過知識共享與技術交流,東道國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有所改善,農業生產力有所提高,農民收入有所增加。
就促進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而言,中國的技術和政策解決方案、專業知識和倡議是糧農組織和成員國、國際組織和糧農組織合作伙伴可以利用的資源寶庫。
展望未來,糧農組織和中國將繼續在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框架下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為戰勝饑餓和減貧作出貢獻。中國和糧農組織都將保持開放心態,歡迎新的合作伙伴,發展創新的南南合作模式,擴大合作范圍。
中國為世界樹立糧食自給自足典范
《21世紀》:202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13730.6億斤,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您認為中國在保障國內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哪些因素?
文康農:中國糧食年產量超過6.5億噸,人均糧食產量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中國以世界9%的可耕地和6%的淡水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為世界樹立了糧食自給自足的典范。我認為中國在糧食自給自足方面取得成功的關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方面因素:
首先,政治承諾與良好環境。中國將農業視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三農”問題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連續19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把“可持續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作為重點,體現了最堅定的政治承諾。
其次,科技創新和制度安排。中國形成了最完整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在科研、技術推廣、農民教育培訓等體系建設方面有了較大改善,中國已經具備良好的科技創新平臺。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當前已超過60%,到2025年有望達到64%。
第三,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中國農業基礎設施的大幅改善為農業生產鋪平了道路。政府還將提高生產力、加強科技進步、提升食品價值鏈的現代化水平、保護環境等作為優先投資事項。
此外,中國百姓特別是2.3億小農群眾的辛勤勞動,是實現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
《21世紀》:綜合考慮供需因素,您如何看待2023年全球糧食安全前景?
文康農:根據糧農組織的最新預測,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將從2021/22年度的30.9%降至2022/23年度的29.3%,這是自2013/14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仍代表著相對“舒適”的供應狀況。
積極推進農業糧食系統更可持續、更有彈性
《21世紀》:糧農組織在確保脆弱國家民眾“可獲得”和“可負擔”糧食方面可以發揮什么作用?
文康農:糧農組織作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領導著戰勝饑餓的全球努力。我們的目標是實現所有人的糧食安全,確保人們定期獲得充足的高質量食物,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
目前,世界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的能力受到威脅。如果不進行更廣泛的社會經濟和環境變革,可持續的農業糧食系統將不可能實現。人口增長和城市化、宏觀經濟不穩定、貧困和不平等、地緣政治緊張和沖突、爭奪自然資源的競爭加劇以及氣候變化等趨勢,正在對社會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糧農組織積極推進農業糧食系統更可持續、更有彈性。2019年啟動的“手拉手”行動計劃是糧農組織的旗艦活動與核心優先項目之一。“手拉手”倡議優先考慮貧困和饑餓最嚴重、國家能力有限或受自然或人為危機沖擊的國家和地區,涉及領域包括發展重點商品價值鏈、建設涉農工業和高效水管理系統、引入數字服務和精準農業、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以及應對氣候挑戰和天氣風險。
在貿易領域,糧農組織支持各國有效參與貿易協定的制定,支持各國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加強糧食安全的貿易政策,支持各國創造有利環境,使其能夠適應數字貿易并從中受益。
《21世紀》:2015年9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其中包括零饑餓目標在內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從目前形勢看,到2030年實現聯合國零饑餓目標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文康農:根據糧農組織預估,2021年全球饑餓人數在7.02億至8.28億之間。自2015年以來,世界上營養不良人數的增加幾乎侵蝕了此前十年取得的所有進展,使世界回到2005年的饑餓水平。此外,嚴重糧食不安全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從2020年的10.9%大幅升至2021年的11.7%。
盡管世界在2020年之前就已偏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軌道,但在過去兩年里,受新的沖突、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經濟沖擊和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等多重危機疊加影響,包括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力在內的一些經濟和社會層面的進展出現“逆轉”。
糧農組織響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關于“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緊急救援”的呼吁,呼吁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優先采取行動,建設更具彈性的農業部門;防止世界饑餓增加,提高小農生產力;保護動植物遺傳多樣性;增強糧食系統抗沖擊能力。
《21世紀》:國際金融機構在維護全球糧食安全、消除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如何有效發揮作用?
文康農:國際金融機構在為糧食安全和糧食體系轉型提供融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糧農組織和國際金融機構圍繞減貧、零饑餓等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密切合作。
2022年4月,糧農組織提議設立糧食進口融資機制(FIFF),以支持各國承擔不斷飆升的糧食進口成本,并從國家層面改善糧食的可獲得性,保障糧食安全。根據綜合技術評估,FIFF覆蓋62個國家、 17.8億人。
糧農組織歡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設立“糧食沖擊窗口”,為面臨與全球糧食危機有關的國際收支問題的國家提供緊急融資。糧農組織提供一切必要的技術支持。
此外,由糧農組織代表聯合國系統支持的聯合國糧食體系協調中心將糧食體系轉型融資確定為關鍵領域之一,旨在優化公共支出,調動私人資本,推動全球糧食體系轉型。在此背景下,聯合國糧食體系協調中心與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銀行攜手合作。
(作者:舒曉婷)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熱播 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作由《陽光之下》原班人馬打造的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正在優酷熱播。劇集將懸疑與都市情感相結合,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
-
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周日首播 趙麗穎歐豪李光潔聯手搞事業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將于周日(27日)首播,劇集聚焦鋼鐵行業,趙麗穎、歐豪、李光潔將聯手搞事業。之前,作家阿耐的小說被...
-
《會畫少年的天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國內首檔聚焦美術領域的綜藝《會畫少年的天空》于11月25日起每周五晚播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前,由來自不同領域...
-
紀錄片《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24日開播 探究食物與人的共同聯結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24日開播。本季節目跨越山海,回歸食材本源,細述人類食物的基礎——谷物,在一粒粒種...
-
吳亦凡公開宣判: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附加驅逐出境是真的嗎?吳亦凡案一審宣判,服刑完再被驅逐出境是真的嗎?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官方(11月25日)消息,2022年11月25日上午,朝陽法院一審...
-
都市情感懸疑劇《不期而至》熱播 彭冠英和蔡文靜二度合作
2022-12-01 20:33:05
-
現實題材劇《風吹半夏》周日首播 趙麗穎歐豪李光潔聯手搞事業
2022-12-01 20:31:29
-
《會畫少年的天空》:60位青年畫家將首次被推至熒屏
2022-12-01 20:29:48
-
紀錄片《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24日開播 探究食物與人的共同聯結
2022-12-01 20:26:13
-
吳亦凡公開宣判: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附加驅逐出境是真的嗎?
2022-11-25 1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