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歐美資產風險溢價上升 或增大中國貨幣政策空間
              2023-03-20 15:27:29 來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18日至19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在北京舉行。3月19日,在以“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展望2023年”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圍繞近期歐美銀行風險事件的原因和影響發表了看法。

              他認為,硅谷銀行倒閉的原因之一,在于自身風險管理尤其是利率波動風險管理出了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與美聯儲貨幣政策大逆轉、金融監管放松有關。

              彭文生稱,過去幾十年,競爭自由化和混業經營大幅擴張是在一個低通脹、低利率、對金融比較友好的環境之下發生的。當前,宏觀環境出現重大逆轉,過去幾十年形成的金融格局、金融結構、商業模式都面臨更大轉折。

              在利率大幅抬升的宏觀經濟環境下,未來幾年全球金融體系、銀行體系如何演變?彭文生預計,系統性的風險可能還難以輕易結束。雖然可以說政府和監管機構具有“無限”能力來穩定市場,但是現實中存在各種不確定性。最近,瑞士信貸事件演變似乎顯示從零售層面的存款擠兌,正在向批發市場交易對手風險帶來的擠兌演變。后續,系統性金融風險對全球的影響仍然值得市場緊密關注。

              “近期歐美銀行風險事件的影響從金融層面主要體現在融資緊縮和監管加強兩個方面。”彭文生稱,從融資方面來看,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從美聯儲獲得緊急救助貸款比其支付的銀行存款利率高很多,即便后續金融形勢穩定,隨著時間延續,銀行可能面臨從存戶擠兌快速崩塌的風險轉化為一個利差縮小、財務狀況慢慢惡化的前景,這必然會導致銀行機構加速資產負債表調整。無論是補充資本金還是惜貸,都對整個金融市場造成融資緊縮的影響。

              在彭文生看來,時隔將近30年之后,歐美中央銀行再次面臨在物價穩定和金融穩定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如果平衡不好,歐美經濟將會陷入滯脹態勢。歐美經濟下行壓力比市場在幾個星期之前預期的要大,可能會陷入比較深的經濟衰退。這對中國出口是不利的。不過,“歐美資產風險溢價的上升,可能會增加中國宏觀政策尤其貨幣政策支持內部需求的空間。”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