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際 > 正文
              美聯儲聯手五大央行出手!
              2023-03-20 15:42:11 來源:

              在當前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之際,美聯儲聯手五大央行,為全球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

              當地時間3月19日,美聯儲與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通過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額度安排加強流動性供應,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支持。

              聯合聲明稱,為了提高互換額度提供美元資金的有效性,已同意將7天到期操作的頻率從每周增加到每天這一操作將于周一(3月20日)開始,并將至少持續到4月底。


              (資料圖)

              該聲明指出,“幾大央行之間的互換額度網絡是一套可用的常備工具,充當了緩解全球融資市場壓力的重要流動性后盾,因而有助于緩解此類信貸供應緊張對家庭和企業產生的影響。”

              這一工具對于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流動性,起到關鍵支撐和補充作用。由于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減少美元流動性壓力有助于促進國內外的信貸供應。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也曾多次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為全球銀行業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支持。

              如今,美聯儲聯手五大央行“救市”,也喚起了市場對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記憶。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便是誕生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按照協議,其他國家央行在面臨美元短缺問題時,可以使用本幣為抵押向美聯儲獲取美元流動性,在約定的未來時間以同樣匯率換回,并支付一定利息。2013年10月,美聯儲與上述五家央行將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變為常設協議。

              美聯儲上一次動用該工具,是在2020年3月。為緩解疫情期間美元流動性短缺問題,上述六大央行通過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采取協調行動,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支持。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

              旗星銀行收購簽名銀行部分業務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19日發表聲明稱,已經與紐約社區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旗星銀行達成協議,向其出售簽名銀行的絕大部分存款業務和一部分貸款業務。20日起,簽名銀行的全部40家分行將由旗星銀行管理。此次交易不包括與簽名銀行的數字銀行業務相關的約40億美元存款。此外,簽名銀行大約600億美元的貸款業務也仍處于聯邦儲保險公司的管理之下,留待處置。

              繼美國硅谷銀行關閉之后,美國財政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3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宣布,總部位于紐約市的簽名銀行被當地監管機構關閉。

              美媒:知情人士稱硅谷銀行或將被拆分出售

              據美國媒體19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稱,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正在尋求拆分出售已經關閉的硅谷銀行。

              據報道,硅谷銀行預計將至少被拆分為兩部分進行出售。其中,硅谷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將進行單獨出售,這部分業務主要服務高凈值人群,競購截止日期為22日;硅谷銀行的另一部分——也就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設立的接管硅谷銀行存款和資產的“過渡銀行”,將作為另一部分進行出售。不過,以上出售計劃并沒有最終確定,未來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此前,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曾試圖對硅谷銀行進行整體拍賣,但沒有找到合適買家。

              巴菲特就美國銀行業危機與拜登政府官員展開對話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8日報道,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著名投資人巴菲特近日就美國銀行業危機與總統拜登的團隊進行對話。

              外界較為關注的是,巴菲特可能以某種方式投資美國地區性銀行。據了解,這位億萬富翁在通話中針對當前危機給出了意見和指導。長期以來,巴菲特一直在幫助處于危機中的銀行,其中包括美國銀行和高盛。

              2011年,美國銀行的股票因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虧損而暴跌后,巴菲特進行了注資。2008年,在雷曼兄弟倒閉后,巴菲特為高盛提供了50億美元資金,成為高盛當時的救命稻草。

              美國銀行接連關閉

              美媒:美民眾將為政府“兜底”措施買單

              在硅谷銀行與簽名銀行相繼關閉后,美聯儲、美國財政部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發布聯合聲明稱,這兩家銀行的所有存款賬戶都將得到擔保,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將動用1000多億美元的存款保險基金為其兜底。

              盡管美國政府一再聲稱相關行動不會動用納稅人的金錢,然而,美聯社18日分析稱,美聯儲與美國其他機構為這兩家銀行提供的巨額兜底成本,最終還是將由美國民眾來承擔。

              美聯社報道稱,存款保險基金來源于銀行為存款保險支付的保費,其設立的目的就是在銀行關閉時為儲戶兜底25萬美元以內的資金。但硅谷銀行與簽名銀行大多數儲戶的存款額都遠高于25萬美元,且94%的硅谷銀行存款以及90%的簽名銀行存款實際上并未納入存款保險范圍。為了維護市場信心,美聯儲等機構稱兩家銀行所有存款都將得到全額支付——這也就意味著,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實際是利用繳納了存款保險的客戶的資金為沒有繳納存款保險的客戶全額兜底。美聯社稱,盡管美國民眾不必為此直接承擔成本,但長期來看,美國其他銀行為此多交的存款保險保費,最終還是將轉嫁到美國民眾的頭上。

              報道還援引專家觀點指出,如果美國政府此舉是默認政府將在危機時刻為所有銀行的所有存款都提供擔保,那么這也就意味著政府將加強對銀行的監管以防止銀行倒閉,這意味著美國金融體系發生重大變化,產生的成本將更加高昂,同樣要由整個社會來承擔。對此,有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動用存款保險基金為關閉的銀行兜底可能有利于平穩市場情緒;但就事實而言,這就是用廣大美國普通民眾的錢去為少數人買單,長遠來看這將導致整個金融系統出現問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市場公開信息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