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快評:美國核心通脹粘性仍存 暫不宜低估加息決心-世界最新
              2023-06-15 21:37:19 來源:


              (資料圖片)

              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結束后,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5.0%至5.25%不變,本次美聯儲的決議符合市場預期,主要與5月美國CPI同比超預期降低有關。不過,盡管6月暫停加息,但美聯儲仍舊釋放偏鷹派的信號,通過點陣圖和經濟展望暗示,年內還將有兩次加息,且三分之二的美聯儲官員預計今年利率水平將高于5.5%。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操作的態度以及方式上的暫時性差異,值得理性思考和探究。

              數據顯示,美國5月CPI同比增長4%,增幅比4月大幅下降0.9個百分點,表明本輪加息周期對于抑制通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從CPI的組成分項來看,能源價格的大幅下跌是當月CPI超預期回落的重要原因,這與先前世界銀行做出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判斷相吻合。特別是在疫情影響趨于結束之后,世界經濟面臨的總供給沖擊趨于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逐步消退,這在客觀上也有利于主要經濟體的通脹回落。不過,住宅分項始終保持相對堅挺,回落幅度有限,顯示出當前美國經濟的韌性猶存。然而,5月美國核心CPI同比增長5.3%,增幅僅比上月微落下0.2個百分點,顯示出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后的通脹仍顯粘性,也從側面表示出本輪通脹回落至2%的目標區間并非易事。

              目前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還保持強勁。數據顯示,美國5月新增非農就業33.9萬人,比4月增加8.6萬人;同時,5月失業率為3.7%,比上月增加0.3個百分點。現在盡管失業率略有升高,但非農就業保持多增,表明目前美國的就業情況依舊樂觀,勞動力和通脹之間的相互循環與強化的過程還將延續。總體來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核心通脹保持粘性,美聯儲就將保持偏鷹派的態度,直到其出現符合預期的下降。只要勞動力市場維持相對強勁,那么美聯儲就可以較為放心地實施加息舉措,推動失業和通脹之間在菲利普斯曲線上形成邊際替代。

              聯儲在態度上保持鷹派不動搖,行動上又偏謹慎的原因體現出鮑威爾的“目標堅定,行動穩妥”的貨幣政策操作哲學。鮑威爾在講話中提到,美聯儲的貨幣緊縮分為三個維度——加息的速度、高度與利率在高位停留的時間長度。加息的速度與美聯儲對目前通脹形勢的判斷是相關的,就如同5月CPI超預期回落,那么加息的腳步就要放緩甚至是停止;而最終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中樞的確定,與美聯儲對于未來通脹形勢的預期和目標區間是相關的,核心通脹的頑固以及與目標區間的較大偏離,都不能動搖美聯儲偏鷹派的決心。高位停留的時間長度最終表明了美聯儲對于停止加息和未來降息的考量和判斷。因此,先前提到過美聯儲貨幣政策態度與操作中的暫時性偏差便通過鮑威爾的貨幣政策理念得以解釋。暫停加息并不是不加息,而是暫時把加速度降下來,以便更好地觀察未來經濟、就業和通脹的走向以便更精準地制定政策。

              事實上,美國經濟比市場預料的更具有韌性。在經濟展望中,美聯儲預計2023年GDP增長1.0%,是3月預計增速0.4%的兩倍多;2023年的失業率預期從3月預計的4.5%下調至4.1%,這無不顯示出對當前經濟的信心,這也是支持今年再加息兩次的底氣所在。美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加息對制造業的影響要高于服務業,美國經濟暫時還很難用技術性衰退來形容。在本次聲明中,美聯儲重申了“美國銀行體系健全且有韌性”的說法,但加息對金融體系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仍是掣肘貨幣政策制定的重要原因。貨幣政策總是面臨著“少工具而多目標”的問題,今年以來爆發的硅谷銀行等事件已從側面證實出美國金融體系的內在不穩定性,而美國的金融監管遲滯于金融創新,因此美聯儲不得不妥善考慮激進加息對金融業的損害,希望能夠在抑制通脹和降低金融震蕩之間尋求到平衡。

              綜上來看,目前美國核心通脹依舊頑固,緊縮政策還將延續,但其步伐會更加靈活,會隨時根據預期和現實進行調整,也要兼顧抑制通脹和金融穩定。鮑威爾的貨幣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哲學有助于市場進一步把握和理解美聯儲的政策意圖,即便后期加息停止,若消費等保持強勢且金融條件不惡化,那么利率中樞還將在高位停留更長時間。

              (作者系本報評論員)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