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金融 > 正文
              平安證券解讀11月工業利潤數據:警惕過度去庫風險
              2022-12-28 09:00:59 來源:


              【資料圖】

              平安首經團隊:鐘正生/常藝馨

              核心觀點

              事件:2022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6%。

              工業企業生產走弱,驅動利潤跌幅走闊,而價格和利潤率有企穩跡象。11月工業企業利潤單月同比下降8.9%,對比看10月同比下降8.4%;營業收入單月同比收縮0.9%,較快下滑。拆分來看,工業企業利潤跌幅走闊主因生產走弱,11月工業增加值單月同比環比下滑2.8個百分點至2.2%;價格、利潤率均有企穩跡象,PPI單月同比、營收利潤率的累計值基本持平于上月。從影響利潤率的因素看,工業企業成本進一步下行,但因費用自低位回升的抵消,營收利潤率基本持平于上月。分行業看,制造業企業營收利潤率穩中有升,而采礦業與水電燃氣行業營收利潤率邊際走弱。

              工業企業處“主動去庫存”階段。庫存周期方面,考慮到營業收入和庫存都是用金額來度量的,而近年PPI增速波動較大,剔除價格因素的工業企業經營呈現“營收增速小幅回落、庫存增速顯著下滑”的“主動去庫存”特征。二季度以來,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庫存積壓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企業現金流,工業企業開工率偏低,或在主動調減生產、降低庫存。資產負債率方面,11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環比略有抬升,結束了此前連續3個月持平的態勢。各所有制企業中,國企、股份制及外資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上行;私營企業資產負債率持平于上月,“去杠桿”態勢有所緩和。

              分行業看,中游制造板塊的利潤占比升至近兩年高位,工業行業間利潤分配格局仍在持續改善中。邊際上,11月有13個行業利潤的累計同比增速較上月回升:中游制造板塊占3個(共7個)、下游制造板塊占6個(共14個);采礦及原材料板塊占4個(共12個),其中3個子行業處石化鏈條。從累計利潤的占比看:一是,上游采掘利潤占比緩慢回落,絕對水平仍處歷史高位。二是,原材料板塊利潤占比進一步壓縮,已降至歷史偏低水平。與之相對的是,中下游制造板塊的利潤占比提升,延續修復態勢。目前看,中游制造板塊的利潤占比已自低位回升三個季度,但下游消費制造板塊的利潤占比仍處低位。

              11月工業企業需求承壓,且有主動去庫存行為,這使其生產走弱,拖累盈利跌幅加大。站在當前時點,有必要警惕部分行業“過度去庫存”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一方面,11月以來,房地產企業融資和疫情防控政策均有較大程度的優化,當前國內需求或已臨近于底部區域。待國內疫情較快邁過第一波高峰后,如果穩增長政策也超出預期,部分行業需求或在短時間集中釋放。另一方面,在疫情沖擊反復、預期轉弱的拖累下,原材料板塊以螺紋鋼、電解鋁為代表的產品庫存處于低位,下游部分消費制造行業過去兩年投資步伐放緩。如果需求在短時間內集中釋放,部分行業可能因庫存處于低位、潛在產能不足,出現階段性價格上行壓力。

              工業企業生產走弱,帶動利潤跌幅走闊,不過價格和利潤率呈企穩跡象。我們測算,11月工業企業利潤單月同比下降8.9%,對比看10月同比下降8.4%;11月營業收入單月同比收縮0.9%,自10月的2.7%較快下滑。工業企業利潤等于量×價×利潤率,可用工業增加值、PPI和營業收入利潤率三個指標觀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變動原因。11月工業企業利潤跌幅走闊,主要受生產走弱的影響,不過價格、利潤率均有企穩跡象。具體看,11月工業增加值單月同比增速下滑2.8個百分點至2.2%,PPI單月同比增速持平于-1.3%的低位;同時,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累計利潤率基本持平于上月,同比跌幅略有收窄。

              工業企業成本進一步下行,但因費用自低位回升的抵消,營收利潤率基本持平于上月。1-11月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6.2%,基本持平于上月。具體來看:

              1)成本有所下行。1-11月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的成本較前10個月微降0.04元。

              2)費用低位回升。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的費用(包括管理、財務、銷售三大費用)較前10個月提升0.05元。從前10個月數據(1-11月數據尚未公布)看,今年以來工業企業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同比分別收縮18.9%、收縮3.2%,而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5%。

              3)其他差額項持平。我們將其他差額項目定義為營業收入中減去成本、費用及營業利潤率后的差額部分,在會計報表中對應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匯兌損益等分項。該項目在二季度隨留抵退稅政策的較快推進壓降較快,目前留抵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接近尾聲,因此其他差額項目保持穩定。

              分行業看,制造業企業營收利潤率穩中有升,采礦業與水電燃氣行業營收利潤率邊際走弱。

              庫存周期方面,目前處于“主動去庫存”階段。1-11月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下滑0.9個百分點至6.7%;產成品存貨增速下滑1.2個百分點至11.4%。但考慮到營業收入和庫存都是用金額來度量的,而近年來PPI增速的波動較大,需用PPI累計同比增速來做平減處理。剔除價格因素后,工業企業呈現“營收增速小幅回落、庫存增速顯著下滑”的“主動去庫存”特征。二季度以來,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庫存積壓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企業的現金流,工業企業開工率處于偏低位置,主動調減生產、降低庫存。

              資產負債率方面,11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環比略有抬升,而此前連續3個月皆持平。各所有制企業中,國企、股份制及外資企業均“加杠桿”,資產負債率有所上行;私營企業資產負債率持平于上月,“去杠桿”態勢有所緩和。

              分行業看,11月行業間的利潤分配格局仍在持續改善,中下游制造業板塊累計利潤的占比提升。

              從利潤同比增速的變化看,和1-10月相比,2022年1-11月利潤增速回升的有13個行業(共33個行業),其中中游制造板塊占3個(共7個),下游消費制造板塊占6個(共14個);采礦板塊、原材料板塊占4個(共12個行業),主要是石化產業鏈相關的油氣開采、橡膠塑料制品和化學纖維制造業利潤增速上行,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跌幅收窄。

              從利潤同比增速的絕對水平看,2022年1-11月共16個行業的利潤同比增速為正,其中:上游采掘板塊除黑色金屬礦采選外的4個行業皆正增長,能源價格支撐其今年以來利潤表現;屬于下游的14個子行業中有8個正增長,其中酒飲料茶、煙草制品和食品加工3個必選消費行業利潤增速均超8%,汽車制造、文娛用品、紡織服裝等5個可選消費行業錄得正增長;中游制造7個子行業中有4個正增長,新能源相關的電氣機械行業表現最為亮眼,前11個月的利潤同比增速達29.7%。原材料板塊的7個子行業今年前11個月的利潤均同比收縮。

              從累計利潤的占比看,上游采掘利潤占比自高位緩慢回落,原材料板塊利潤占比進一步壓縮,利潤繼續向中下游制造板塊轉移。

              一是,上游采礦板塊利潤占比仍處高位,1-11月采掘板塊占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降至19.7%,仍處2013年以來偏高位置。

              二是,原材料板塊的利潤占比進一步壓縮。1-11月中游原材料板塊占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回落0.4個百分點,絕對水平已較2013年以來的歷史均值低1.9個百分點。

              與之相對的是,中下游制造業板塊累計利潤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延續修復態勢。和2022年1-10月相比,1-11月中游制造和下游制造板塊占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分別上行0.8和0.2個百分點。目前看,中游制造板塊的利潤占比升至2021年年初以來新高,絕對水平已較2013年以來的歷史均值高出2.8個百分點;下游制造板塊的利潤占比仍處低位,絕對水平低于2013年以來的歷史均值低8.4個百分點。

              關鍵詞: 工業企業利潤
              責任編輯:zN_2808